9月22至23日,以“龙腾狮跃闹龙城”为主题的河北·卢龙第二届京津冀龙狮高跷中幡邀请赛将于卢龙县体育场火热开赛,我市胜芳同义高跷老会代表我省参加了此次邀请赛,并在高跷类排名第一,荣获邀请赛银奖、 最佳表演奖双奖项。
此次活动由河北省群众艺术馆、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、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、天津市群众艺术馆、秦皇岛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、卢龙县人民政府主办。旨在促进京津冀三地文化交流与发展,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,打造京津冀文化旅游品牌。 此次邀请赛荟萃京津冀14支舞龙舞狮高跷中幡优秀表演队伍。邀请赛现场,胜芳同义高跷老会无论是夸张的妆容、翻飞的衣袖,还是踩着半米高的“腿子”猛然空翻或倒立的身姿,都在现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。 据了解,小河西同义高跷老会创建于道光十四年,源于永清四道堼村,为深受群众喜欢的“十二乐”高跷会。清末到解放初期是小河西同义高跷老会的黄金时期,会众人数众多,并在“十二乐”的基础上增加了刘二姐、刘二嘎、傻妈、傻小等角色。且根据地方的高跷特色,将由高跷角色上伴奏,全部改为了在平地由乐队伴奏。 对于从小耳濡目染的胜芳人来说,高跷就是他们的传家宝,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娱乐盛会。小至六七岁的孩子,大至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,人人都会踩高跷,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不服老,还能踩上高跷秀一把,过过高跷瘾。目前,高跷会里大约有90余人,年龄跨度从6岁到96岁不等。如今,会里每年依旧有新生力量注入,延续着这流传百年的传统。
|